【原创】对弗起,我要的是电动车,弗是手机号码(八)

发表时间:2025-04-12来源:互联网

著作权声明:本文系作者法经(微信号fajinglawyer)原创,访问者可将本文用于个人学习、研究、欣赏或分享至微信朋友圈,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,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,不得侵犯作者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。除此以外,将本文的任何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,须征得作者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,并支付报酬。

 

法经疑惑地问:“是什么人呀?”

 

“就是普通居民居住的啊!㑚看,可以看到里面晾晒的衣服了!”

 

“真的呀!”

 

三人继续向前走,路过一段红墙,来到一座巨大的铁门前。

 

秦堰楼指着那座大门讲:“个里面就是汤公馆了。”

 

“汤恩伯的住宅?”

 

“是呀!抗战时期,个里是日军军官的一个宿舍。抗战胜利以后,被汤恩伯所占领了,所以人称‘汤公馆’。”

 

承办律师遗憾地说:“咱们也进不去!只能隔着围墙看到屋顶的阳台!”

 

“再过去就是白公馆了,也就是白崇禧,‘小诸葛’的一个在多伦路的公馆。旁边就是汤公馆。两个建筑形式是一模一样的。阿拉再绕到后面小弄堂里面看一下个栋建筑。”

 

“好主意!这个位置能看得更清楚一些!”

 

“白崇禧的儿子白先勇也是台湾的著名的作家嘛。伊的童年就是在个一边度过的。”

 

三人转回多伦路上,法经指着路边的雕塑说:“多伦路上这样名人的雕塑非常的多呀!”

 

“个是瞿秋白,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啊!再前面是柔石,左联五烈士之一。”

 

“左联五烈士是哪几位呀?”

 

“李求实、柔石、胡也频、冯铿、殷夫。个是柔石先生跟战友们在一起的一个雕塑。”

 

三人继续向前,秦堰楼指着一栋建筑说:“个一栋是189号,是赵世炎故居。”

 

承办律师问:“赵世炎是谁呀?”

 

“伊是上海市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副总指挥。个是伊的一个居所。伊在1927年的辰光,被捕牺牲了。”

 

“现在是一家店铺了?”

 

“是呀!”

 

三人又走到一栋独立的特色建筑前,秦堰楼介绍道:“个一栋楼是左翼中华艺术大学学生宿舍的一个旧址。现在是左翼纪念馆。但是好像没有对外开放。个是建于1920年的一栋建筑。”

 

承办律师边走边说:“多伦路上现在开设的全是这样的,古玩字画一类的商铺非常多!”

 

“是呀!”

 

三人走到一条安静的弄堂,秦堰楼讲解道:“个一条是景云里。当时像鲁迅先生呀,茅盾先生呀,陈望道先生呀,叶圣陶先生呀,冯雪峰先生呀,柔石先生呀,都在个一边相邻而居。”

 

“现在也都是一些普通居民居住的地方了?”

 

“是呀!看一看个一边的老建筑,一些名人居住的地方,个里面是进不去的。”

 

“如果您不说,我还真看不出来,这些都曾经是名人的居所。”

 

“是呀!个一栋是‘夕拾钟楼’。”

 

“‘夕拾钟楼’……和《朝花夕拾》有关系吗?”

 

“就是取自鲁迅先生的《朝花夕拾》!里面有一颗青铜的大钟。个栋楼是后来建造的。”

 

“那边儿的房子里面怎么还放了一个雕像呀?”

 

“是窦乐安的雕像,后面有窦乐安的介绍。”

 

“窦乐安的雕像为什么放在房子里,不放在外面呢?”

免责声明: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,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。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,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